新闻中心     联系我们
天行丽江旅游电话
服务热线
139-8889-9288
所在位置:首页 / 活动策划 / 丽江的这些建筑,藏着800多年的生活和故事

丽江的这些建筑,藏着800多年的生活和故事

盛夏的光影,伴着蝉鸣蛙叫挥手告别。初秋的微风,满载金黄璀璨娓娓道来。秋分之后,恍然发现2020年已经过去了2/3。有时候,时光就这样悄然地躲进岁月里,成为过往,化作记忆。对于丽江而言,时光颇为柔软,更为漫长。尤其是那些古城、古道、古建筑,都藏着旖旎柔美的时光,和耐人寻味的故事。

木府往事:一个“改善客”的搬家历程

如果大家去丽江古城旅游,经过“天雨流芳”的牌楼向前,会看到气势恢弘的古建筑群,大门口还有徐霞客的题字,这就是“宫室之丽,拟于王者”的木府。

顾名思义,所谓“木府”就是以前的丽江土司木氏的府邸。那么我们今天看到的这些古色古香的建筑,以及其中的大小房间,是否真的住过丽江的土司呢?倒不尽然,因为现在的木府古建筑群,有一部分是重建于1996年。在那一年的 “2.3丽江地震”中,木府也未能幸免。震后,丽江能工巧匠精心设计施工,终于经过三年时间,木府如凤凰涅槃般再现于世。此后,工作人员不断修葺完善,才有了今天我们看到的木府,或雕梁画栋,或金碧辉煌。另外,在历史上,木氏土司并非一开始就住在大研古镇中的木府,而是在距此10公里外的白沙古镇。


这段历史,可以追溯到唐代,当时木氏祖先,最早在白沙古镇开始修建街道和庙宇,并世代生息。一直到了明代,才搬到现在的木府所在地,而且也是在明朝皇帝的恩赐下,改姓“木”,也才有了“木府”之称。由此可见,显赫一时的丽江土司,曾经也是一位“改善客”,从束河搬到大研,搬出一个更大更好的木府。



茶马古道:古代“快递小哥”的漫漫征程


束河古镇的故事,也充满传奇。如果你去过大研,再来到束河,会有非常不一样的体验:这里更安静,路面也更加原生态。


在束河,有一条路,全部由石头铺就,表面都已经磨得十分光滑,据说这就是“茶马古道”。几百年来,商旅曾满载货物,从这里出发,走通滇川藏,甚至延伸到国外。可以想象,那时候的马帮,就像现在的快递公司。在没有汽车飞机的古代,人们赖以生存的稀缺物资、往来买卖的贸易、写满思念的信件,只能依靠人力,通达四方。


光滑犹如鹅卵石一般的青石板街,想必摩挲过无数个马帮日夜兼程的脚印,也记录着古城朴素醇真的生活。这条“茶马古道”上,还有一座有着“仙人脚印”的石桥——青龙桥。桥下的流水,流淌百年。桥上的神话,相传世间,当现实与魔幻叠影于茶马古道上,冷冰冰的历史也有了温度,变得更加有趣。

玉湖倒影:雪山村里住着一位“国际友人”

如果你不习惯大研或束河的那一丝商业气息,有一个地方一定会弥补这份遗憾。丽江古城北行十几公里,玉龙雪山下,有一处被人遗忘,但美到难忘的村落——玉湖村。


玉湖,是明代木氏家族开凿的人工湖。湖中雪水清澈,倒映雪山的“玉湖倒影”,便是著名的“玉龙十二景”之一。玉湖村,最早是木氏看家护院的人世代聚居的地方。玉湖村的建筑,不同于大研和束河,几乎全部由石头堆砌而成,俨然一个“石头世界”。石缝中的幽幽青苔,屋檐上的暧暧暖阳,都显得那么生机盎然令人陶醉。


这番景象,自然也吸引了第一次到丽江的洛克。1922年,美国植物学家约瑟夫·洛克来到玉龙雪山脚下,发现犹如世外桃源般的玉湖村便住了下来,没想到这一住竟长达27年之久。据说,每次洛克出门考察,都会带上村子里的人作为同伴。如今,在洛克旧居陈列馆中,就有他与二十几位村民的合照。这位国际友人满心挂念的玉湖村,至今古朴犹在,还在书写岁月更迭的传奇。

从束河到大研,一方木府承载丽江土司的迁徙之路,也记录着时代更迭和岁月变迁。
从滇中到八方,一条古道摇响马帮铜铃的漫漫征程,也见证了沧桑巨变和今非昔比。


从中国到世界,一座城市吸引万千世人的青睐目光,也谱写着华丽序章和未来辉煌。
800年的丽江古城,年年岁岁,一砖一瓦,都是数不尽的传奇。



滇公网安备 53070202001099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