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中心     联系我们
天行丽江旅游电话
服务热线
139-8889-9288
所在位置:首页 / 研学旅行 / 疫情下的研学旅行如何提升含金量

疫情下的研学旅行如何提升含金量

随着寒假的开启,以中小学生为主要群体的研学游成为关注焦点。

在常态化疫情防控的背景下,研学旅游的需求结构进一步往市内游、省内游倾斜,亲近自然、寓教于游的研学旅游产品将更容易被市场接受。
然而,面对游而不学,重游轻学的痼疾,如何规范研学旅行市场?提升研学旅行的含金量?

1.向品质化提升,往线上化拓展
在疫情的影响下,人们比以往更加重视旅游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,这实际上也促进了文旅产品的高质量发展,对于研学旅行亦是如此。
华南理工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江金波指出,研学旅行作为高品质的专项旅游活动,其发展必将日渐活跃,在此过程中,创新应对疫情常态防控的新方式新产品至为关键。
江金波认为,未来线上研学旅行方式将不断普及,各类线上研学旅行活动将推出,以适应“居家休闲”“随时随地网游”的新需求,包括自然教育讲解、专家讲座、线上研学课堂等形式。
此外,研学旅行将向散客化、在地化、郊区化和自助化发展,以确保学生安全作为前提;
身边的研学、小众的案例、熟悉的关联人事将被重新认识,被列入研学旅行,并与乡土教育相结合。

2.文化助力提升研学内容及场景丰富度
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,结合广东具有特色的文化资源,研学旅行在供给侧有着巨大潜力。广州社科院广州文化产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李明充认为,文旅元素的融入将有助于推动开发多元化的研学旅游产品,建设一批具有良好示范带动作用的研学旅行基地,推动研学场所量质“双提升”。
研学场所的拓展之外,结合本地文化特质,还可以打造一批本地研学的精品路线。李明充指出,以广州全力打造红色文化、岭南文化、海丝文化和创新文化四大文化品牌为例,将这些文化品牌与研学产品的开发相结合,可以推出不同主题系列的研学旅游精品,也能打造出广州研学旅行的“名片”。
文化产业是研学旅行优质内容的组成,同时也是研学旅行场景的“锦上添花”。

3.教育、文旅两部门紧密合作,加强研学课程管理
曾惟靖认为,高品质研学课程才是研学的真正价值所在,有品质的研学一定会有市场。
“目前研学产品的采购方仍然以学校为主,而周末的亲子研学这样的C端采购比较弱,研学产品就容易走向模板化和平庸化。”
曾惟靖建议称,研学的市场化任重而道远,需要监管单位更多地给优秀的研学课程做评级,将优秀的课程或基地集合在一起推出展示,对行业的健康发展也将大有帮助。
就省内而言,江金波认为,广东的研学旅行仍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。“广东研学旅行有其经济实力、现代产业、中西文化兼容等优势,但也要看到其文物及其影响力、重要历史建筑、研学旅行认识与规划滞后等劣势。”

研学旅行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提升?江金波指出,宏观上,省市县各级行政主体,急需强化研学旅行在国民素质、人才培养、文旅业发展的综合性认识,加大教育、文旅、体育、宣传等部门协调领导,加强组织管理和科学规划。
中观上,教育、文旅两大主要部门,需要更加紧密携手合作,积极开展摸底调研和分类评估,同时,制定适应各级各类学生研学旅行的线路、采购标准和供给目录等。
微观上,各类研学基地要自觉站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高度,实施研学旅行产品科学化和系列化,形成与其他旅游产品的风格差异化。
并把研学读本、餐饮、住宿、课室等配套做好,锻造本土特色景区个性的研学旅行品牌。

滇公网安备 53070202001099号